<progress id="i9eyj"></progress>
<em id="i9eyj"><tr id="i9eyj"><u id="i9eyj"></u></tr></em>
<strong id="i9eyj"><optgroup id="i9eyj"></optgroup></strong>

<dd id="i9eyj"></dd>
<tbody id="i9eyj"></tbody>
<s id="i9eyj"></s>
  • <progress id="i9eyj"><track id="i9eyj"></track></progress>

    首頁 >> 文化與藝術 >> 奧運會趣聞軼事 -> 正文

    奧運軼事:“奧林匹克之父”顧拜旦反對女子參賽

    2008-07-21 20:47

      資料圖片:顧拜旦

      新華網北京7月21日電 你能想到嗎,當1900年巴黎奧運會決定接納女子運動員參賽時,“現代奧林匹克之父”顧拜旦竟橫加阻攔,無法阻攔時則耿耿于懷。

      古代奧運會是不允許女性參加的。1896年第一屆雅典奧運會沿襲古制,參賽者也是清一色的男子。這其中,多半也包含了顧拜旦的指導思想。

      第二屆巴黎奧運會的參賽運動員有1330人,其中法國、英國等國家派出共11名女選手參賽。雖說這次女子參賽并未得到國際奧委會正式認可,卻開創了女子走向世界體壇的先例。而且,巴黎奧運會會標的主體就是一位身著傳統法國騎手服裝的女性,右手高舉法國的3件傳統兵器——花劍、佩劍和重劍。

      在這屆奧運會上,參加回力球比賽的法國選手布羅希和奧赫尼爾是最先參加奧運會比賽的女選手;奧運史上首個女子冠軍是英國網球選手夏洛特·庫珀。

      當時,女子參賽都身著盛裝長裙,女子網球選手的裙子更是重達18公斤。不過,貴族出身的顧拜旦對女子參賽一事,思想十分保守。他說:“在體育方面,女人最大的貢獻是鼓勵她的兒子創出佳績,而不是自己去破紀錄。”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1912年斯德哥爾摩奧運會,游泳項目向女性開放;1924年第八屆巴黎奧運會期間,國際奧委會第23屆全會通過決議,正式允許女子參賽。1928年阿姆斯特丹奧運會,女子選手首次參加田徑項目角逐……(完)

    相關新聞

    avtt2012

    <progress id="i9eyj"></progress>
    <em id="i9eyj"><tr id="i9eyj"><u id="i9eyj"></u></tr></em>
    <strong id="i9eyj"><optgroup id="i9eyj"></optgroup></strong>

    <dd id="i9eyj"></dd>
    <tbody id="i9eyj"></tbody>
    <s id="i9eyj"></s>
  • <progress id="i9eyj"><track id="i9eyj"></track></progress>